更多
2015-01-07
78 瀏覽
以前工作的公司跟貴州有生意合作,老闆每次帶同客戶出差當地,除了參觀各大廠房外,必到的景點便是黃果樹瀑布,而喝的就必定是貴州茅台,我對貴州的認識僅至於此,實在不堪一提!2014年12月15日一家正宗貴州菜 (黔菜)的餐廳於深水埗開幕,藉此機會增加了我對貴州菜的認識,實在難得,因為之前在香港並沒有察覺到貴州菜的蹤跡!論到正宗不正宗,身為土生土長、又未到過貴州的我,確實無從分辨,但「黔館」的創辦人 Clio, 本身就是生於貴州,然後再移居香港的,她有感香港難以嚐到家鄉菜,由此便萌起在香港經營貴州菜的意念來,加上不少食材都是由貴州運來,這樣我便對「黔館」添上了信心!涼拌黔粉/麵的粉麵都是由綠豆打製,雖然賣相平淡,不過看似口感不俗,因為用綠豆製的粉麵一般都爽彈煙韌,若拌上香辣的醋汁,可想像惹味十足,口感不錯,有待下回再逐一細嚐!折耳根又名魚腥草,相信香港人對魚腥草的名字較為熟悉,無論折耳根或魚腥草也是貴州常見的植物,一旦離開泥土後便容易發黃,因此需空運來港。貴州人愛吃辣,菜式也著重香料、醬油和醬汁之運用,因而「黔館」所用的大紅袍辣椒、遵義乾辣椒、糟辣椒、糍粑辣椒、麻辣燙辣椒、泡椒和木江子油都是由
2014年12月15日一家正宗貴州菜 (黔菜)的餐廳於深水埗開幕,藉此機會增加了我對貴州菜的認識,實在難得,因為之前在香港並沒有察覺到貴州菜的蹤跡!論到正宗不正宗,身為土生土長、又未到過貴州的我,確實無從分辨,但「黔館」的創辦人 Clio, 本身就是生於貴州,然後再移居香港的,她有感香港難以嚐到家鄉菜,由此便萌起在香港經營貴州菜的意念來,加上不少食材都是由貴州運來,這樣我便對「黔館」添上了信心!
和牛片雖然細薄,但肉質柔軟、緊緻,反映質量不錯,但牛味則被湯底的酸味掩蓋了。至於板筋,原來是豬背肌,入口爽彈、口感強勁!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