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2-19
2318 瀏覽
單人晚上在中環尋食,是打工仔的一件煩惱事。以前在中環加班,食,不外乎是一些連鎖店,不好吃的茶餐廳,及一些貴格食店。平平實實的,除了士丹利街的大排檔外,很難找到好的選擇。這一個晚上,尋食的我不斷的在嘉咸街、結志街街市找。可是這一區開始要重建了,而且晚上的街市,基本上是水靜河飛的。這一區的夜中環,只有數間貴價西餐廳營業著,其餘的地方,是漆黑的一個世界。這一個準備重建改建的角落,日間依然是旺盛的,當中馳名的食肆也不少。晚上的結志街,就完全失去了日間的風采,但《龍記飯店》依然努力地為夜中環的爺們,服務。可是,行到門前,就讓我發現一個不利的消息,就是《龍記飯店》要搬,結志街一帶正式進入重建的階段。龍記,是區內少有保存舊式燒臘店形式經營的小店,斬叉燒的地方同飲食的地方連為一體。人少時,當然是坐在斬料的這一間舖最有 feel。旁邊的舖,雖同樣簡陋,但舒適多了,不過,沒有了燒臘檔在旁,不會感覺到食燒味飯的豪爽。下圖的這一種情景,像個停屍間的一般,而這就是傳統燒臘店的可愛之處,一入夜,就會把預先處理好的豬、鴨、鵝,風乾一下。平日中午來,應該不會看到這情景,否則一定會嚇跑很多OL。紅色的大字,不是揮春,而
這一個晚上,尋食的我不斷的在嘉咸街、結志街街市找。可是這一區開始要重建了,而且晚上的街市,基本上是水靜河飛的。這一區的夜中環,只有數間貴價西餐廳營業著,其餘的地方,是漆黑的一個世界。
這一個準備重建改建的角落,日間依然是旺盛的,當中馳名的食肆也不少。晚上的結志街,就完全失去了日間的風采,但《龍記飯店》依然努力地為夜中環的爺們,服務。可是,行到門前,就讓我發現一個不利的消息,就是《龍記飯店》要搬,結志街一帶正式進入重建的階段。
晚上,多數是是日賣剩的叉燒,所以肉質是比較瘦的,入口的確是硬了少少,但味道香口,而且帶著應有的蜜味。
有時候,真的會鴨鵝不分,尤其是燒鴨做得出色時,夠靚的鴨肉的確可以以鴨充鵝,不過精明的食家一家分得出什麼是鵝,什麼是鴨。這鴨肉夠厚身,而且味道濃郁,入口亦沒有過韌過硬及過肥的感覺,鴨油香,只是鴨子放久了,皮已經不夠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