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9-13
955 浏览
最近吃西餐和日本餐比較多,於是今晚找亞洲菜吃。之前在荷里活和德福都看到來自台南的小王牛肉麵,於是今晚去了他們銅鑼灣世貿的分店晚餐。它位於世貿商場P2中間最入面,位置不是太好找,在扶手電梯兩邊很難看得到,它旁邊是服裝店和化妝品店,兩旁的商店組合有點搞笑。我們約7:30pm到達,接待的侍應先問我們有沒有訂位,我說 "沒有" 便替我安排了輪候號碼等,那時我們前面只有兩個顧客在等,人不算多,不用5分鐘便有檯給我們。餐牌就是點餐單,顧客要像飲茶一樣在點餐單上直接寫下要吃什麼然後給侍應落單,來吃台灣菜當然要試台灣的傳統菜式:- 半筋半肉牛肉麵- 台式肉燥飯- 台式豆醬A菜- 香辣牛肚粉皮- 鮮果+芒果綿綿冰 (這是送的,先前找不到餐廳在世貿的禮賓處詢問,他們給了一張吃滿港幣100元送綿綿冰的贈券,應該是宣傳推廣,不是長期性的)味道- 牛肉麵:原以為是牛肉湯底,但喝下去只帶丁點非常淡的牛肉味和有一點帶當歸的藥材味道,可能是他們的特色,但失望的是突出不到牛肉麵的味道,牛肉麵配藥材湯很格格不入。面本身是手工麵,我們選了粗麵,但可惜因為湯底的關係麵本身沒有吸收到湯的精華,吃下去味道很淡。牛肉不俗,是肉筋相
之前在荷里活和德福都看到來自台南的小王牛肉麵,於是今晚去了他們銅鑼灣世貿的分店晚餐。它位於世貿商場P2中間最入面,位置不是太好找,在扶手電梯兩邊很難看得到,它旁邊是服裝店和化妝品店,兩旁的商店組合有點搞笑。
我們約7:30pm到達,接待的侍應先問我們有沒有訂位,我說 "沒有" 便替我安排了輪候號碼等,那時我們前面只有兩個顧客在等,人不算多,不用5分鐘便有檯給我們。餐牌就是點餐單,顧客要像飲茶一樣在點餐單上直接寫下要吃什麼然後給侍應落單,來吃台灣菜當然要試台灣的傳統菜式:
- 半筋半肉牛肉麵
- 台式肉燥飯
- 台式豆醬A菜
- 香辣牛肚粉皮
- 鮮果+芒果綿綿冰 (這是送的,先前找不到餐廳在世貿的禮賓處詢問,他們給了一張吃滿港幣100元送綿綿冰的贈券,應該是宣傳推廣,不是長期性的)
味道
- 牛肉麵:原以為是牛肉湯底,但喝下去只帶丁點非常淡的牛肉味和有一點帶當歸的藥材味道,可能是他們的特色,但失望的是突出不到牛肉麵的味道,牛肉麵配藥材湯很格格不入。面本身是手工麵,我們選了粗麵,但可惜因為湯底的關係麵本身沒有吸收到湯的精華,吃下去味道很淡。牛肉不俗,是肉筋相連的牛肉,煮得很嫩不需很用力去咬。
- 肉燥飯:肉燥的汁太少,跟飯伴完後整碗飯仍然太乾身,肉燥的味道亦煮得很淡,吃不回在台灣夜市肉燥飯的味道。
- 牛肚粉皮:只嚐到辣椒油的味道,沒有其他調味,牛肚的分量少得令人非常失望,跟餐牌的圖片簡直是天淵之別,和 "商品說明" 不一樣。
- 豆醬A菜:整晚味道最好最正常是這個,豆醬的味道完全散發出來,菜亦沒有炒的太老。
服務
全場侍應只有一男三女 (估計其中一位女侍應是supervisor,她最落力及一眼關七),男的主要負責結賬和門口的三張檯,其他檯主要有三個waitress負責,當我們吃到一半顧客愈來愈多時,很明顯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雖然她們三個已經算很有效率,但仍然做到上氣不接下氣,滿場飛跑來跑去沒有停過,不過可喜的是他們仍然對客人很有禮貌不會黑面,秉承了台灣服務有禮的風格。上菜也很快,我們落單後不夠10分鐘所有菜都上齊。唯一要批評的是沒有主動加水,我把空杯放在當眼位置10分鐘,但他們來收碟時都沒有看到。
環境
整個餐廳可以坐大約80人,有四人的卡檯或圓檯,環境尚算舒服不吵雜,走道亦頗寬敞。餐廳的裝修和佈置花了點心思,估計他們是想行中檔台灣料理的風格,但個人覺得因為它的食物都是台灣夜市或小店的小吃,跟裝修的格調顯得有點格格不入。另外它的位置亦比較隱蔽,在服裝店和化妝品店旁邊,幸好化妝品店的味道沒有傳進餐廳,否則吃牛肉麵時便要聞著香水的味道了 lol。
總結
有點失望在小王吃不回台灣地道傳統食物的風味,無論味道和環境都缺少了那份台灣的 "味"。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