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3
0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日
11:00 - 22:30
付款方式
現金
其他資料
電話訂座
素食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請與餐廳確認詳情
食評 (12)
等級4 2013-12-19
829 瀏覽
不用帶孩子的晚上,太太相約我食一個減壓的晚飯。而是日的我不想在銅鑼灣出現,於是我建議了去筲箕灣東大街,來試一試《東后齋》的原店。這《東后齋》,早已有少少名聲,當這一家素食館進駐了銅鑼灣區,也立即被網上的素食青年組織大事報導,而且午市、晚市均有折扣優惠,這也是吸引我們前來的原因。在東大街的街頭落電車,行到近街尾,這《東后齋》就在天后廟的旁邊。幸運的,我們來到時剛好六點,不然就需要在門口苦等一段小時間,才能夠安排到有位坐。二人行,食力不大,簡單地點兩個小菜就行,惹味一點的,有一個菠蘿咕嚕魔芋。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這一個菜是沒有甜酸汁在外的,因為大部份的汁已被魔芋的魔力吸收,把炸過並滲了咕嚕汁的魔芋,外層有很獨特的香脆感,咬落亦有魔芋才有的獨特煙韌口感。相比之下,用上了魔芋代替烤麩及猴頭菇來做素咕嚕肉,口感上更佳。另一個小菜,是豆腐類的簡單小菜,是一個簡單的益菌回鍋豆腐。走過油的豆腐帶著香味,輕輕的辣味醬汁帶出了什菌同豆腐的香味,是一個令你多添碗飯的好菜式。美味的素菜,令我感覺似曾相識。在網上查了一下,感覺同半山的《心齋》有好多相同之處,這東后齋的水準,是把半山《心齋》的水準延續至山下。改日,讓我再訪銅鑼灣的新店,再大肆報導。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等級2 2013-09-25
267 瀏覽
成日路過講左九十幾次終於試到喇👏一坐低員工好有心機介紹餸菜,抵讚!先叫左個大力推介嘅湯Oh O恕我直言😅清淡得只有少少菇同好似眉豆既味,我實在只可以呷幾啖就放棄左😩sorry小妹自知浪費但有啲嘢真係勉強唔到架嘛👅先講我咁大大個女第一次食嘅小籠包先,好好味、好特別看似簡單但食得出喺好用心mix出黎嘅味道,好夾、而且食完又唔洗怕肥🙊之後又係我呢個蕃茄怪出動介紹嘅超濃湯鮮茄鮮竹卷,啲汁真係濃濃既痴鬼住唒個鮮竹卷架,由於濃濃嘅關係所以好似有啲飽tim😂😂登登登登到我今日大大力推介嘅蘿蔔C酥啦!呢個係我每次去邊間上海菜或者飲茶都要周圍試下嘅大❤點心!呢間我可以話係小mi頭三甲嘅其中一個入圍者✌! 剩低最後覺得幾特別嘅芙蓉蛋喇!小妹平時lunch孤零零諗唔到食物鬼時都係叫芙蓉蛋有肉走肉架,haha食少啲肉自我感覺良好啲㗎嘛!呢到個芙蓉蛋係全腐竹連蛋都無架,真係估你唔到囉👍👍👍!另外聽聞呢到個老闆係三十出頭因為媽咪鍾意食齋而出來創業嘅年青人,而且每月都有派免費飯盒架🙇🙇🙇😘佩服,佩服,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等級4 2013-09-17
152 瀏覽
香煎芙蓉鮮竹,清重既鮮竹味,而且仲無乜油一d都唔肥,正斗好味百花釀如意,買相唔錯但就無乜味道囉。招牌黑松露醬炒麵,唔油炒得幾乾身,好又香又好味金牌如意煲,一般啦。蘿蔔絲酥餅,唔油好食沙爹金菇卷,金菇煮過火所以有d韌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等級3 2013-04-06
90 瀏覽
全條東大街只有一間齋舖,所以想食齋,基本上無得揀。小妹下午茶時份到達;間舖好細,啲枱排得好密,門口仲有棵大型植物、同木餐牌阻住,感覺上有啲唔舒服。舖頭內約有三分一客人,只有一張雙人枱,而且已經有客人坐低咗;但佢哋竟要小妹搭枱。一個人唔可以坐四人枱嗎?又唔係繁忙時間?茶就要問兩次至有,其他枱嘅情況都一樣。坐喺對面嘅小姐要咗個豆腐花,待應送上桂花糖;但客人問佢係乜嘢?佢竟然唔識答。本來想食小籠包,但待應話小籠包做唔到下午茶;其實如果唔係佢講,小妹根本就唔知有下午茶,因為店內並無推介。結果點咗蘿蔔糕、同黑松露餃;蘿蔔糕一般,黑松露餃就好香、唔錯。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等級4 2013-02-21
114 瀏覽
星期日年初八,是我最後一天的農曆年假期,經過前9天完全釋放的日子,雖不至於暴飲暴食,但在零運動加上豐富飯餐不缺的情況下,肚腩仔從年廿八開始的確有一日一日長大的趨勢,跟我存放要派送利是的利是袋,剛好成一日一日縮減的反比。年初八尚要跟外婆及老媽拜年,一想到筲箕灣,美食林立的東大街又怎可以錯過,但倘若再這樣下去,非採取激進的斷食不可。苦惱間靈機一觸,想到飯餐可安排在一家既可吃得清怡又不失美味的食肆,未嘗不是一個遲來的保救的行動。豈料保救行動竟在完全沒有反對聲音及獲大票數贊成下通過,似乎大家都有著此需要。東后齋在新開張的時候已引起我的注意,聽聞廚師是來自我最喜歡的齋菜食店 - 心齋,因而兩者菜式也很相似,正藉大好機會,來個一試。東后齋比我想像的小,只能放置6-7座4人長方桌,走道也相當狹窄。但設計也花過心思,不失靈氣,加上不少綠色植物點綴,感覺還算舒適。牆壁上的生薑,在沒水沒泥的情形下,竟可長出嫩芽來,不少與靈氣相近的事情,有時是無法由科學的層面解釋,且得看看日後的發展。先來幾份點心:素蝦餃 - 不算得太通透的餃皮,口感還可以,如能增加其韌勁和再薄身一點會更理想。餡料則以豆腐混合其他鮮素材而成,恕本人之笨舌未能逐一分辨,味道較清淡,軟軟綿綿的質感。東后小籠包 - 小籠包外皮厚度適中,湯汁份量恰好,餡料仍是由豆腐和鮮素材混合而來,不過味道卻摻合了一種淺啡帶鹹的醬料,一下子從清淡的角度跳進較濃烈的味道,霎時間未能適應過來。田園素菜包 - 當鬆軟與富彈性的包皮被指尖觸摸後,心裡一陣興奮,再將它撕開,香氣隨即送出,令人食慾大增。餡料雖不多,珍貴在純蔬菜的柔和鮮香卻可媲美肉餡,令人垂涎,全靠廚師不凡的技巧。香煎芋絲糕 - 也是出色的美點。芋絲縱橫交錯互扣著,煎香後形成香口軟糯的芋絲糕,不油不膩,具層次感,看似簡單,也得看廚師控制火喉的功力。潮式蒸粉果 - 粉果皮略厚,但由於黏度與韌性恰好,彌補了厚度的缺失。餡料不算飽滿,總離不開多款的鮮蔬,蔬菜的小粒各自各發揮所長,構成芳香味美的餡料,餡料的多寡最終沒有對味道帶來負面的影響。家鄉鹹水角 - 外皮只透著淺黃的色調,不算太香口,但軟糯煙韌度做得不錯。沒有了蝦米的鹹水角,仍能富有討好的鹹香,與煙韌的外皮非常匹配,形成名符其實的家鄉鹹水角,不過這趟餡料卻真是少了點,否則食味會更加豐盛。五柳炸雲吞是小朋友少不了的選擇,一客三隻,還是讓小朋友先嚐,怎料在大家禮讓之下,仍留下一隻,於是我這位大人便可乘機一嚐。放久了的炸雲吞仍保持鬆化脆口,香氣、質感與脆度俱佳,再嚐一下五柳汁,酸甜稀稠適中,自然恰好。嚐飽了點心後,當然少不了小菜及粉麵:香煎芙蓉鮮竹類似芙蓉煎蛋,但用上腐竹替代雞蛋。食材份量豐足,有不少芽菜、紅蘿蔔絲、冬菇、韮王等,入口集軟滑、爽甜、濕潤於一身,清新可口。猶記得曾在心齋也吃過同一款菜式,這次東后齋的香煎芙蓉鮮竹味道真略勝一籌。老媽要來點香口的,於是來了椒鹽豆腐,弟弟的女兒也因此而雀躍萬分。豆腐非常軟滑,外皮帶小鹹及小辣,齋菜也不失惹味。以我的個人口味,可接受外皮炸得更脆口。從未見過弟弟的女兒跟老媽那樣投契,他們的投緣,就是來自一份簡單的椒鹽豆腐,不管大人或小朋友,原來食物就是一個最直接的溝通橋樑。吃過煎炸物,來個湯水正適合不過。勝瓜雜菌浸老豆腐的湯底呈乳白,入口異常的清鮮甜美。從其名字已盡覽食材的全部,僅是老豆腐、勝瓜、雜菌,我們一家人也認同它比肉湯的味道更清醇,更可口。不看菜名,單憑目視,會否猜到白色的方塊是什麼?這個素菜最特別的是用上蘿蔔糕配撘四季豆,蘿蔔糕極度軟綿,而四季豆經烹調後保留嚼口,再以 XO 醬汁將兩者共融,湊合出一道XO 醬四季豆炒蘿蔔糕,異常的合拍與具新意。其 XO 醬味道只是輕描淡寫,有可能是遵照齋菜食味不能過份刺激的宗旨,不過絕沒有影響整體的美味。豉汁煎釀三寶面上閃亮亮的醬汁,令我相信這是當中油份最多的菜式,不過入口則沒感到膩意。各款三色燈籠椒相當厚身,椒氣濃郁,質量跟新鮮度絕佳。釀上的餡料跟蝦餃的很類近,一咬即感到豆腐的軟軟綿綿、味道清淡。而豉汁味道也是較輕盈與溫和,與我們的保救行動相當配合。最後點上了羅漢齋炒麵,這款麵食是我最喜歡心齋的其中一款出品,既然弟婦有興趣一試,便可順便作一個比較。基本上東后齋的羅漢齋炒麵也是水平之上,不過論賣相就沒有心齋的搶眼,可能選用食材款式較少的原故;煎過的麵條同樣不油、乾爽及脆口;醬汁味道則較單一,應可調得更惹味。品嚐過一頓確實清怡又味美的齋菜後,家人總括了意見,大家也很滿意東后齋的出品,水平確實比一般齋菜食肆高。再者擺脫了港式齋菜的多油及不使用加工製品的烹調方式,已逐漸成為中式素食的主流,使健康的主題與美味共存,我們應不會再視齋菜為沉悶的選擇,也可常常作為平日大飲大食後的保救平衡之法。還不明白保救行動是什麼? 不就是保持身段的拯救行動,難道畫公仔真要畫出腸來嗎!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