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6-11
3172 瀏覽
已經有三年沒有寫過食評了,原因只有一個:懶!筆者喜歡找經濟實惠的美食,可是在百物騰貴的社會裡,這已經不是容易的事的。這次下定決心寫食評,是希望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大家可以不用破費便能享受口福。說回正題,筆者一直喜歡新加坡菜式,雖然上一次在新加坡食海南雞飯、喇沙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但至今仍然非常回味。相信不少香港人都會去土司工房食新加坡菜,只是該店品質不甚穩定,各分店的水準也有差異。既然土司工房和亞坤都是新加坡人開的,本文也會就兩間餐廳稍作比較。亞坤位於尖東寶勒巷和漆咸道南交界,算是在旺區。餐廳面積不算大,但看得出餐廳希望打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座位比較寬闊;只是鋪排得太密,而且走廊有點窄,要兩人並排通過是不可能的。光臨之前已知道餐廳只開了三天,運作不太暢順,但實際情況比想像來得嚴重。首先是存貨不足,像海南雞飯等熱門菜式都售罄了。然後是衛生問題,本應是白色的地板佈滿黑色污垢,看來餐廳連打烊後的清潔工作都沒有做好;餐盤也有多士碎,這些都使食客對餐廳的觀感大打折扣,尤其是筆者知道新加坡人都愛衛生的。這裡點餐方式和土司工房大致相同:首先到收銀台點菜,付款後收銀員會給你一塊數字牌,然後你就可以回到座位,
說回正題,筆者一直喜歡新加坡菜式,雖然上一次在新加坡食海南雞飯、喇沙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但至今仍然非常回味。相信不少香港人都會去土司工房食新加坡菜,只是該店品質不甚穩定,各分店的水準也有差異。既然土司工房和亞坤都是新加坡人開的,本文也會就兩間餐廳稍作比較。
亞坤位於尖東寶勒巷和漆咸道南交界,算是在旺區。餐廳面積不算大,但看得出餐廳希望打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座位比較寬闊;只是鋪排得太密,而且走廊有點窄,要兩人並排通過是不可能的。光臨之前已知道餐廳只開了三天,運作不太暢順,但實際情況比想像來得嚴重。首先是存貨不足,像海南雞飯等熱門菜式都售罄了。然後是衛生問題,本應是白色的地板佈滿黑色污垢,看來餐廳連打烊後的清潔工作都沒有做好;餐盤也有多士碎,這些都使食客對餐廳的觀感大打折扣,尤其是筆者知道新加坡人都愛衛生的。
這裡點餐方式和土司工房大致相同:首先到收銀台點菜,付款後收銀員會給你一塊數字牌,然後你就可以回到座位,等候侍應送餐。由於檯上沒有餐牌,建議先到收銀旁邊拿一張小冊子,內有各款食物的價錢和介紹。要注意的是,跟土司工房類似,飲料和半熟蛋是在付款後到旁邊的水吧自取的。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因為人實在太多了,取餐時比較吃力。 不消兩分鐘,咖哩喇沙就來了。根據其英文的小册子,菜式應該有大蝦(Prawn,不是小蝦Shrimp),魚片(Fish cake)和半熟蛋(Half Boiled Egg),湯底有椰奶和帶有辣味的。筆者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任何大蝦小蝦,而魚片也只有薄薄得四五片,豆腐卜有半塊,喇沙常見的芽菜和螄蚶不見了。相比土司工房的喇沙,雖然也沒有螄蚶,但至少有芽菜和開邊蝦一隻,其他配料分量也更多,亞坤的喇沙明顯要失色。麵質偏向爽口彈牙,形狀跟米線相若,仔細看的話會呈透明狀,但不少麵都碎了,太短,不容易夾起。筆者偏好面質較軟的麵,所以對這種爽口的麵意見平平,是個人口味問題。最關心的是,這個麵不容易掛湯,食起來味道淡,必須食麵時同時喝一口湯。筆者最欣賞的是湯底,椰奶和其他香料的味道都足夠,這裡絕對沒有偷工減料。但筆者也要承認湯底較辣(比土司工房要辣,可能有譚仔的五小辣了),容易蓋過其他材料的味道,但還可以接受。如果能夠稍加配料,這碗喇沙一定可以更上一層樓。 亞坤的茶類飲品有三種,第一種是加煉奶,類似香港人飲的‘茶走’,至於其餘兩種分別是‘有糖無奶’及‘加淡奶’。相信第一種奶茶應該最受歡迎吧。由於 水吧擠迫,我沒有留意整個泡茶過程,大概看到職員有先用熱水為茶杯加熱,以及倒茶時刻意提高茶壺,造成‘拉茶’效果,看來這些步驟在新加坡餐廳都是不可或缺的。味道方面,茶奶比例合適,茶味香濃且沒有苦澀味道;至於以煉奶取代淡奶則省卻了落糖的功夫,而且令奶茶口感更滑,做法可取(除了對喜歡自己控制甜度的朋友外)。整體來說是水準之作。 接著食新加坡人特別喜歡的半熟蛋。順帶一提,當地人喜歡食咖也多士、半熟蛋和飲奶茶當早餐,此店也有這樣的套餐,價錢是$39,比分開買划算不少。根據小册子,半熟蛋的賣點是選用優質大蛋(Premium large eggs)和火候控制(Cooked to precision),而我食到的半熟蛋的確做到這兩點,值得一讚。筆者看過美國烹飪比賽節目,其中一個項目就是要煮四款簡單的蛋;評判要求蛋白必須凝固,不能夠呈透明狀;且蛋黃也要經過加熱,確保沒有沙門氏菌。而該回合落選者就是煮了一隻生的半熟蛋,可見火候控制絕非易事。回到香港,亞坤的半熟蛋算是恰到好處,對該節目的評判來說,蛋黃可能熟了一點,但筆者卻對這個半熟蛋的衛生程度感到放心。醬油是自己加的,其實只需加兩三茶匙就夠。眼見很多人加太多醬油,反而令醬油蓋過蛋本身的味道,而且太鹹了,這裡值得注意一下。筆者估計醬油加了少許美極(美極鮮醬油在東南亞很受歡迎!),個人認為如果能夠混入少許糖味道會更好。 餐廳大賣的咖也多士居然最後才到,可見廚房運作不太暢順。多士呈深色,筆者估計裡面用了黃糖和肉桂,使味道提升了一個層次。咖也醬和牛油落得夠多,牛油在半融狀態,非常吸引;隱約食到咖也醬有斑斕葉味道,這種味道在不少港式茶餐廳咖也多士是吃不到的。亞坤巧妙地將多士做到薄身,吃起來更為鬆脆,值得其他餐廳借鏡。眾多菜式之中,筆者最欣賞咖也多士,可惜人龍太長,否則一定再多叫一份!值得一提,咖也多士除了配牛油,也可以配花生醬或芝士。有機會再惠顧的話,不妨試試這些配搭。 亞坤多士在香港備受觸目,開業前數星期網上已經有消息,可見香港人對新加坡菜的熱愛和對亞坤多士的期待。筆者對亞坤多士的評價為中性,主要是餐廳運作不暢順影響了服務質素和門面衛生。看來一天的試業時間是太短了。現場所見,不少顧客不清楚取餐安排,也有人等了良久也沒有食物而鼓噪。然而,筆者頗欣賞亞坤的出品,待一切運作暢順後,一定會再試試其他出品。建議大家待熱潮過後才光臨,以享受更好的用餐體驗。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