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15
33
等級4
2007-05-12 27 瀏覽
避風塘艇仔炒蜆炒蟹已成為歷史,一早上岸開枝散葉,當中表表者,就是在山林道口的"避風塘興記".看見店內牆上的密麻麻簽名,又是一間名人飯堂,個人對這些名人效應不以為然,他/她們的口味,難道可代表著一切?周一晚上,生意也不俗,我們十一個人,坐得舒服.沒有身處海上的自然風,更加沒有美艷如花的"艇妹".始終這些觸不到的過去,還是任由在腦海中幻想一下算吧.頭盤六小福,是其中一味昔日的避風塘菜式.這個圓盤內有粉腸,魷魚,海蜇,豬肚等等,全部白灼上,簡單就是美,吃得出原味,點上豉油更能將味道升華.個人最愛,就是肥美的粉腸.個人絕少吃原條蒸泥蜢,這個果皮蒸泥蜢實在不俗.肉質鮮甜,沒有什麼異味,處理得宜.蒜茸粉絲蒸聖子,面頭的蒜茸粉絲已多到可獨立成為其中一味.下面的聖子反而沒有想像中大隻,比起福來居牛記,甚至東寶的小.肉質幾爽口,味道亦鮮.蒜茸粉絲,一貫地惹味.白灼東風螺,嫌其比較小.吃得不夠痛快.油鹽水煮蜆,其油鹽水其實是潮州的胡椒豬肚湯的變奏,辣度幾何級數上升.如過吃不到辣的人,吃罷登時中伏.蜆本身未算肥美,但搭上這個刺激的油鹽水,天作之合.兩味間場菜式,豆豉鯪魚油墨菜,平平無奇,反而鹹魚炒芥蘭就很出
更多
避風塘艇仔炒蜆炒蟹已成為歷史,一早上岸開枝散葉,當中表表者,就是在山林道口的"避風塘興記".

看見店內牆上的密麻麻簽名,又是一間名人飯堂,個人對這些名人效應不以為然,他/她們的口味,難道可代表著一切?

周一晚上,生意也不俗,我們十一個人,坐得舒服.沒有身處海上的自然風,更加沒有美艷如花的"艇妹".始終這些觸不到的過去,還是任由在腦海中幻想一下算吧.

頭盤六小福,是其中一味昔日的避風塘菜式.這個圓盤內有粉腸,魷魚,海蜇,豬肚等等,全部白灼上,簡單就是美,吃得出原味,點上豉油更能將味道升華.個人最愛,就是肥美的粉腸.

個人絕少吃原條蒸泥蜢,這個果皮蒸泥蜢實在不俗.肉質鮮甜,沒有什麼異味,處理得宜.蒜茸粉絲蒸聖子,面頭的蒜茸粉絲已多到可獨立成為其中一味.下面的聖子反而沒有想像中大隻,比起福來居牛記,甚至東寶的小.肉質幾爽口,味道亦鮮.蒜茸粉絲,一貫地惹味.

白灼東風螺,嫌其比較小.吃得不夠痛快.油鹽水煮蜆,其油鹽水其實是潮州的胡椒豬肚湯的變奏,辣度幾何級數上升.如過吃不到辣的人,吃罷登時中伏.蜆本身未算肥美,但搭上這個刺激的油鹽水,天作之合.

兩味間場菜式,豆豉鯪魚油墨菜,平平無奇,反而鹹魚炒芥蘭就很出色,芥蘭條條揀手貨,入口爽甜沒有渣.

戲肉到了,先來古法避風塘炒蟹,用豆豉,蒜茸,辣椒去炒.用上幾斤重的肉蟹.辣度剛好,小弟能夠應付.肉蟹淡淡肉,豆豉加蒜茸,非常惹味.

再來個大辣炒蟹,今次以金蒜炒之.辣度十足,第一口還未能感覺到,Aftertaste不得了,其霸道的辣,慢慢踴上心頭.這個時候,竹蔗水狂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減退其辣味.

當專兄吃到滿頭大汗,要推騎之時候,席上的ET,仍然無動如衷.繼續按韁過終點.

官能上的終極快感之後,以鴨湯河同艇仔粥來個結尾.艇仔粥底偏杰,材料足,一氣呵成.不要鴨河只要鴨湯河,河粉切得幼細,入口滑如脂.鴨湯底鮮甜,味道香濃.如果加上燒鴨,可能會破壞這個濃甜的湯底.

整夜竹蔗水不離口,啤酒沒有支裝,有點失色.罐裝始終沒有支裝的英雄豪氣.

消費比喜記貴,比喜記更刺激,誰是閣下之選?如果不嗜辣但又想吃,喜記,但如果想在官能上得到些滿足,來興記感受一下吧.

有勞了.

引伸閱讀:
http://community.webshots.com/album/559009643Sifcwv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