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79
97
等級3
31
0
亞坤就像是來自新加坡的茶餐廳, 它提供新加坡地道的飯, 咖沙麵, 咖哩麵, 咖椰吐司和奶茶。餐廳放了幾部大電視, 播放有關餐廳的專訪, 介紹公司理念, 食物特色和製作過程。得知亞坤希望在香港落卻後想開30-40間分店, 這令我想起在香港起家, 現時有數十間分店的翠華茶餐廳。然而, 香港茶餐廳以靈活多變取勝, 食物種類及配搭層出不窮。亞坤現時的食物種類不算多, 而且顧客不能隨喜好自由配搭菜色, 亞坤要以新加坡的地道口味取悅香港及內地食客, 前面仍有一條奮鬥的路走。今晚到尖沙咀科學館聽講座,知道亞坤開在附近,所以預早於6:15 到此店試試。到達時約有8成滿座率。先到收銀前檯落單,再拿號碼牌到餐桌等候食物送到。流程就像Delifrance一樣。亞坤的餐桌和梳化椅子尚算闊落, 但檯卻排得較密, 出入時有點困難。進店時會有一位職員招呼你, 著你先排隊落單, 又遞上他們的餐牌, 並安排你入座。其他的職員負責上餐, 收餐和清潔餐桌, 都是一些較年輕的伙子。咖沙蝦麵 (65分): 原本我不想以蝦做配料, 但在詢問下才知道不能配其他的食材, 有點失望。這碗咖沙蝦麵送到我面前,第一個感覺就是“好細碗“。湯
更多
亞坤就像是來自新加坡的茶餐廳, 它提供新加坡地道的飯, 咖沙麵, 咖哩麵, 咖椰吐司和奶茶。餐廳放了幾部大電視, 播放有關餐廳的專訪, 介紹公司理念, 食物特色和製作過程。得知亞坤希望在香港落卻後想開30-40間分店, 這令我想起在香港起家, 現時有數十間分店的翠華茶餐廳。然而, 香港茶餐廳以靈活多變取勝, 食物種類及配搭層出不窮。亞坤現時的食物種類不算多, 而且顧客不能隨喜好自由配搭菜色, 亞坤要以新加坡的地道口味取悅香港及內地食客, 前面仍有一條奮鬥的路走。

今晚到尖沙咀科學館聽講座,知道亞坤開在附近,所以預早於6:15 到此店試試。到達時約有8成滿座率。先到收銀前檯落單,再拿號碼牌到餐桌等候食物送到。流程就像Delifrance一樣。亞坤的餐桌和梳化椅子尚算闊落, 但檯卻排得較密, 出入時有點困難。進店時會有一位職員招呼你, 著你先排隊落單, 又遞上他們的餐牌, 並安排你入座。其他的職員負責上餐, 收餐和清潔餐桌, 都是一些較年輕的伙子。

咖沙蝦麵 (65分): 原本我不想以蝦做配料, 但在詢問下才知道不能配其他的食材, 有點失望。這碗咖沙蝦麵送到我面前,第一個感覺就是“好細碗“。湯麵的色和香是不錯的,現在要試試味道能否感動我, 令我認為它值42個大洋。喝進第一口湯, 過到關。湯的口感是很豐富的, 它有椰香, 辣度是可接受的, 亦不太搶, 湯的甜, 鹹, 辣味是各安其份, 平衡而和諧。而它的麵倒是令人失望的。可能這是新加坡傳統的麵條, 但是它太碎了, 好像是幼版的銀針粉, 感覺就像是浪費了這麼好的湯底。到它的配料了, 又是另一個失望。麵以蝦做主題, 但我找到的卻只有兩粒去了殼的蝦, 雖然蝦是新鮮彈牙, 但只能夠我攝牙罅, 這下真有被「坤」了的感覺。
 其它的配料有幾片豆卜, 幾片魚片, 一隻全熟蛋, That's all. 反而看到其它食客吃的咖哩雞湯麵, 雞肉的份量有不少。 總括而言, 這個麵的湯底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算是我吃過的叻沙麵中最好的湯底。可是, 其它部份仍雖改進以融入香港人的胃口。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咖椰牛油吐司(75分): 也多得那碗輕版咖沙蝦麵, 我的肚子才有空間吃這咖椰牛油吐司。吐司好像很有層次的, 由幾塊薄多士叠成。原來它是由一塊多士, 掃上一層咖椰醬, 再夾一塊牛油, 上面鋪一塊多士, 再重覆做一次而成的。那即是半份吐司有夾了兩塊牛油, 兩層咖椰醬, 非常HEAVY。多士烘得脆脆的, 這樣的配搭的確是好味。不過我不想爆QUOTA只能吃半份, 剩下半份帶走回家孝敬老公。
2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到這店前看了不少對亞坤不太正面的食評, 吃過後再明白原因是由於對不準香港人的胃口。好像香港人口味喜歡幼長而且能掛湯的麵身, 亞坤可考慮引進多幾款麵條讓顧客選擇。同時, 可考慮增加菜色的配搭, 好像湯麵可選配雞, 豬, 牛, 素菜等食材。餐廳的衛生也應注意一下, 因在用餐的時候, 不下幾次有蒼蠅來騷擾, 頗影響餐廳的形象。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4-08-27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6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