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8-08-19
118 views
既然是《古法金陵乳豬宴》,就先談談金陵全豬烤香苗,其餘菜式留待小菜篇。 金陵全豬烤香苗背後可寫的故事太多了,談食,撇開花絮,談談廚房發生的故事。它,是建基於傳統「轆豬」上的糯米烤乳豬,由最基本的選材起,傳統的粵菜格式:35日內未戒奶的越南bb豬仔。基本功與老派處理工序大同小異,分別是高級一點去骨起肉吃法,吊乾的程度亦相去無幾,難處在於如何將糯米與轆米炒香放涼的「豬飯」安置在豬腔內,因無骨,兩者受熱程度一天、一地,要定形再燒,就更難了,看過原理後,問陳師技術何來,聳聳肩道:「無錢既時候,好多古靈精怪的諗頭都係就咁迫出來,諗下試下咪就係咁試出來。」,當然要廚房老師傅接受他的創意之作,背後又是另一番萬字故事了。試過拿起大燒豬孖叉在「轆豬」爐上玩幾下,未到三分鐘已抵受不住高溫爐火,再加上近廿斤的重力,真佩服師傅每天轉豬、避火的技術與認真,自己控制不了轉的時間與力度,滴下豬油,墊著隔熱磚的爐頃刻噴出烈焰,搶火,皮都變黑了! 看過一篇文章,以秦始皇故事演譯金陵乳豬烤香苗恰如其分展現出它的美,自己卻覺得陳勇師傅以粵菜的烤豬技術,配以六朝古都的金陵宴席氣派,流露出對金陵乳豬本身及為此而來的客人一份專重
金陵全豬烤香苗背後可寫的故事太多了,談食,撇開花絮,談談廚房發生的故事。它,是建基於傳統「轆豬」上的糯米烤乳豬,由最基本的選材起,傳統的粵菜格式:35日內未戒奶的越南bb豬仔。基本功與老派處理工序大同小異,分別是高級一點去骨起肉吃法,吊乾的程度亦相去無幾,難處在於如何將糯米與轆米炒香放涼的「豬飯」安置在豬腔內,因無骨,兩者受熱程度一天、一地,要定形再燒,就更難了,看過原理後,問陳師技術何來,聳聳肩道:「無錢既時候,好多古靈精怪的諗頭都係就咁迫出來,諗下試下咪就係咁試出來。」,當然要廚房老師傅接受他的創意之作,背後又是另一番萬字故事了。
試過拿起大燒豬孖叉在「轆豬」爐上玩幾下,未到三分鐘已抵受不住高溫爐火,再加上近廿斤的重力,真佩服師傅每天轉豬、避火的技術與認真,自己控制不了轉的時間與力度,滴下豬油,墊著隔熱磚的爐頃刻噴出烈焰,搶火,皮都變黑了!
看過一篇文章,以秦始皇故事演譯金陵乳豬烤香苗恰如其分展現出它的美,自己卻覺得陳勇師傅以粵菜的烤豬技術,配以六朝古都的金陵宴席氣派,流露出對金陵乳豬本身及為此而來的客人一份專重。
四架餐車來到內堂,連陳師傅亦親自上場分豬,食友個個變成攝記,洗出「開飯」的招牌動作,測光燈、閃燈閃個沒停,Cannon、Nikon、Panasonic、Olympic、Sony Ericsson、Nokia,如入大觀園!閃燈後,其餘幾隻豬就由侍應分起來,幾年的時間,每天切上幾隻招牌作,自然輕易分下適當分量。
金黃薄輕扣著「豬飯」,薄薄肥脂輕烤後滲透出豐腴油甘,輕扣酥化的薄皮,是較脆皮豬更高一級的演譯;「豬飯」先以對過味的五香粉炒香,有糯米有轆米,以「豬飯」填補豬腔位置同時吸取滲漏出的油香,豐富了味道同時又能避勉滴油引致的搶火問題,豬顯得更靚仔,盡現了粵式烤豬的精萃。
當大家吃著豐腴「豬飯」,無留意剩下的豬頭、豬腳,KC就拿起兩盤頭尾「推銷」起來,「只有真正的乳豬頭才能吃的,當中豬耳及豬頭肉更不能錯過。」他道,坊間六斤以上烤豬都能稱作乳豬時,頭都及掉去了,誰會留意豬頭原來是咁美味~?更徨論那些鬼佬的「忌廉豬」可以吃到如此滋味~?自己那檯的豬頭給KC拿去推銷了,幸好除豬耳外,豬腳亦脆嫩美味,也是必吃的部份之一,身邊食友對此津津有味,能同大家一起分享殿堂級的人間美味,也沒有比此更高興了!
續...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