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1-02
41 瀏覽
小時候,姑媽跟姑丈住在電器道。每個星期,父母都帶我們到他們的家。還記得往窗外看,對面樓下是釗記(現已變成了麥兆記),新釗記則開在她的對面。祥利是這區的老店,但兒時的記憶並沒有祥利。這天,到這區探望已年過八十的兩位長輩,他們說了些我沒印象的兒時逸事;之後,我到了祥利。今天人很多,門外也停了不少車;我到了閣仔,也只能坐卡位的一邊,與另一位客人(像是專程回來幫襯的老主顧)同桌。有兩位伙記招呼閣仔的客人:一位笑容可掏,一位則不苟言笑,喚她下單,她簡單地答:「講嘢啦!」沒有半點不敬,只是爽快。我點了個雞翼麵茶餐($18)和奶茶,之後又點了咖央多士($6)。可能是單多的緣故,等了近十分鐘食物才上桌。麵真的很大碗,用福字伊麵(而不是他處常用的大光麵)煮成。雞翼是鹵水的(而非像勝香園等店用炸雞翼;個人較喜歡鹵水),顏色不深,入味的程度剛剛好,不會過鹹,裡面的雞肉仍維持本身的色澤。不錯!多士用的咖央像是買回來的,味道不夠鮮香;但一反,發覺精彩處在麵包上!包烘成啡色,但分佈十分均勻,沒有一處烘不夠,更沒一個位置烘焦!可能有人覺得烘過頭了,但我反而很欣賞,因為除了烘的時間要拿捏得準,爐具本身的熱度又要平均,
小時候,姑媽跟姑丈住在電器道。每個星期,父母都帶我們到他們的家。還記得往窗外看,對面樓下是釗記(現已變成了麥兆記),新釗記則開在她的對面。祥利是這區的老店,但兒時的記憶並沒有祥利。
這天,到這區探望已年過八十的兩位長輩,他們說了些我沒印象的兒時逸事;之後,我到了祥利。今天人很多,門外也停了不少車;我到了閣仔,也只能坐卡位的一邊,與另一位客人(像是專程回來幫襯的老主顧)同桌。有兩位伙記招呼閣仔的客人:一位笑容可掏,一位則不苟言笑,喚她下單,她簡單地答:「講嘢啦!」沒有半點不敬,只是爽快。
我點了個雞翼麵茶餐($18)和奶茶,之後又點了咖央多士($6)。可能是單多的緣故,等了近十分鐘食物才上桌。麵真的很大碗,用福字伊麵(而不是他處常用的大光麵)煮成。雞翼是鹵水的(而非像勝香園等店用炸雞翼;個人較喜歡鹵水),顏色不深,入味的程度剛剛好,不會過鹹,裡面的雞肉仍維持本身的色澤。不錯!
多士用的咖央像是買回來的,味道不夠鮮香;但一反,發覺精彩處在麵包上!包烘成啡色,但分佈十分均勻,沒有一處烘不夠,更沒一個位置烘焦!可能有人覺得烘過頭了,但我反而很欣賞,因為除了烘的時間要拿捏得準,爐具本身的熱度又要平均,難度很高呢!
奶茶的茶味較濃,但細嚼之下會有點澀(「鞋」口),也許有人會覺得不夠滑。以前我較喜歡濃一點的,覺得那才「足料」,後來喝多了不同店家的奶茶,便習慣了較淡的。個人認為奶茶有濃和滑的trade-off,就像咖啡有苦(甘)和酸的trrade-off一樣。
今天,坐在這老店喝午茶,內心竟好像有種特別的感應!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