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10-17
27 瀏覽
八月中旬‧晴朗 要數最有歷史的茶記,樣也會數到這裡。高樓底,轉轉牛角扇,直角卡位,還有兩層,怎樣看也是舊式茶記的標誌。不過當然,有很多東西也只是徒具其外表,而沒有其實質意義。如二樓已經很少營業,出面的蛋糕麵包櫃,也只是放著聊聊幾件交來的麵包西餅,舊式茶記,也在轉變中。 下午時間來到,人客不少的,坐進了在卡位,其實一向也懷疑,這樣的卡位怎可以坐四位?可能以前的人是比較廋削一點的?餐牌選擇不算很多,要了個雪菜肉絲加腸蛋的公仔麵特餐,另外一份鹵水牛展三文治,烘底。 鹵水牛展三文治是這裡的特色食物,多士烘特脆口,夾上牛展,是不錯的。丁麵煮得好吃,不要以為丁麵就一定做得好吃,在茶餐廳而言,亦未必每一間也有心做得好的。 熱咖啡香濃有水準,滿意的。 埋單38元,也都是本地飲食文化遺產之一。 想看足本食評及食物相片,請參考以下網誌:http://gourmetkc.blogspot.com/2009/10/icons.html
要數最有歷史的茶記,樣也會數到這裡。高樓底,轉轉牛角扇,直角卡位,還有兩層,怎樣看也是舊式茶記的標誌。不過當然,有很多東西也只是徒具其外表,而沒有其實質意義。如二樓已經很少營業,出面的蛋糕麵包櫃,也只是放著聊聊幾件交來的麵包西餅,舊式茶記,也在轉變中。
下午時間來到,人客不少的,坐進了在卡位,其實一向也懷疑,這樣的卡位怎可以坐四位?可能以前的人是比較廋削一點的?餐牌選擇不算很多,要了個雪菜肉絲加腸蛋的公仔麵特餐,另外一份鹵水牛展三文治,烘底。
鹵水牛展三文治是這裡的特色食物,多士烘特脆口,夾上牛展,是不錯的。丁麵煮得好吃,不要以為丁麵就一定做得好吃,在茶餐廳而言,亦未必每一間也有心做得好的。 熱咖啡香濃有水準,滿意的。
埋單38元,也都是本地飲食文化遺產之一。
想看足本食評及食物相片,請參考以下網誌:
http://gourmetkc.blogspot.com/2009/10/icons.html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