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11-30
7008 瀏覽
年輕時曾經聽過友人的一席話, 當中提到: 那時宅女應該還未到20歲, 聽到這話時還像事不關己一樣一笑置之. 想不到來到今天, 友人的話竟然應驗了. 回想一下過去的十年, 總覺得好像還沒做過什麼, 就巳經進入了中女時代...只能嘆一句光陰似箭吧. 不過相反這家位於灣仔的老牌扒房, 過去經營三十多年曾創出不少佳績和口啤, 風光一時無兩. 可惜最近還是敵不過加租的現實, 於明年初就決定結業, 實在可惜.這家位於灣仔告士打道的馬來西亞大廈, 門面是有點隱蔽, 皆因餐廳就是藏身在大廈當中, 要走進大廈才看得到餐廳的招牌. 但其實餐廳早在1974年巳開業, 當時還是在灣仔的柯布連道, 只是後來到了1985年才搬到現址. 餐廳是由三兄弟一手一腳打併出來, 雖說是老闆, 但直到現在兩鬚斑白, 他們仍是每晚親自招待及下廚給客人, 真的非常落力.而餐廳於八, 九十年代時算是甚有人氣的一家扒房, 當年不少名人, 官員及外籍遊客等等都慕名而來.直到現在, 餐廳的環境跟從前仍是沒兩樣: 充滿著七, 八十年代風味的紅白格仔布枱, 牆上掛著的一幅幅黑白油墨畫, 天花吊著的羅盤造型吊燈, 還有侍應個個穿著整齊亮眼的
而餐廳於八, 九十年代時算是甚有人氣的一家扒房, 當年不少名人, 官員及外籍遊客等等都慕名而來. 直到現在, 餐廳的環境跟從前仍是沒兩樣: 充滿著七, 八十年代風味的紅白格仔布枱, 牆上掛著的一幅幅黑白油墨畫, 天花吊著的羅盤造型吊燈, 還有 侍應個個穿著整齊亮眼的橙紅色西裝....等等. 餐廳內無論一點一滴都仿佛帶著客人回到廿年前的光景, 童年時跟爸媽上餐館吃西餐的童年回憶又再次湧出來.
不過因為老闆近年還是敵不過加租, 加上年紀也不輕, 無意再覓地方另起爐灶, 最後便決定把這三十多年的心血光榮地轉化成回憶.
這晚平日來到, 餐廳佔地一整層, 內裡地方比想像中要大, 但食客依然坐滿了八成. 眼看老闆跟侍應忙得不可開交地穿梭在餐廳內, 大家仍然是精神奕奕, 幹勁十足的招待著每位客人.
餐前先來點麵包, 是巳經切好的法包. 拿上手還是微暖, 配著牛油吃, 咬下去外脆內軟, 另外還附有幾片薄薄烘得十分香脆的多士, 主菜未上巳先連吃了兩件.... 法國1865生蠔 (HK$78/隻) 不少西餐廳都有供應法國生蠔, 吃得最多的應該是水中花或是Gillardeau了. 而這裡供應的1865生蠔實屬少見, 只見上來的蠔體型不算小, 入口屬清爽型, 帶點甜美, 沒有過重的海水味, 算是大眾最易接受的程度, 吃完兩隻實在不夠喉.
凱撒沙律 (HK$120) 凱撒沙律這個名字至今幾乎無論是在CAFE或西餐廳都會找到的菜色. 不過坦白說要找到真正好吃的實在不多. 而這裡的凱撒沙律, 就仍然堅持會把整架餐車推出來, 在客人面前即做, 認真程度可見一斑. 要知道凱撒沙律材料其實不算多, 這裡用上的就有法國羅文生菜, 蛋黃, 煙肉跟巴馬臣芝士等. 店員會先材料按次序的倒進大木盤中, 然後再均勻地攪拌著, 最後加入麵包粒便完成. 製作過程只用數分鐘, 但出來時芝士跟醬汁都能均勻地沾滿每一片生菜, 這個就真的是難得一見. 生菜塊塊爽脆, 還有煙肉的咸香. 味道濃郁得來恰到好處.
芝士焗鮮蟹肉蘑菇湯 (HK$85) 蘑菇湯喝得多, 但這個還加入蟹肉跟芝士來焗的, 聽起來巳夠吸引. 看看湯表面上的那層芝士現出烤烘色的金黃, 忍不住馬上用湯匙先舀來吃, 芝士味果然非常濃郁的充斥在口腔內. 再喝一口湯, 湯頭質地濃稠度適中, 不過蘑菇味就不算好突出. 番一番湯底, 還找到有不少鮮拆的蟹肉, 難怪這個蘑菇湯喝起來比一般的更多了幾分鮮甜了.
花膠扒 (HK$380) 餐廳的招牌菜, 據知這裡也是香港唯一有供應花膠的西餐廳吧. 老實說, 最初一聽到在西餐廳吃花膠, 實在有點違和感, 但原來這道菜是相當受歡迎, 甚至是不少名人每次來都會點的指定菜色. 上來時真的是嚇一跳, 一整件花膠肥厚得不得了, 這裡的是用上新西蘭出品的花膠, 炆前都先要發足4天, 再用上湯來炆, 最後加入鮑汁, 再以蘆筍作配菜來製成. 吃時甚至要用刀叉像牛排一樣切開, 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份軟淋又帶黏度的口感, 炆得非常入味, 吃完兩片咀唇還是黏黏的, 突然覺得皮膚也像這塊花膠一樣變得充滿彈性了~ 吃完整件花膠, 眼白白看著剩下來的鮑汁實在捨不得, 最後豁出去了, 點了個白飯, 豪邁的把整個飯倒進去伴汁吃, 最後吃得一滴不剩, 才是最滿足的吃法.
美國Prime grade斧頭扒 (HK$1440) (HK$160/ 100g) 接下來主菜上場了!! 一大塊的斧頭扒相當巨型, 看起來約有二三十安士, 起碼足夠5-6人來分. 斧頭扒其實即是牛後脾最大的一條肋骨, 一般都是比較多汁, 肉味亦較濃. 看看牛扒表面燒得焦香, 邊位還帶著白雪雪的肥脂, 實在吸引. 老闆隨即親自為我們把牛扒切開, 紅粉菲菲的肉質跟肉汁馬上展現眼前, 心裡真的好想跟老闆說, 你一切出來我可以馬上用手拿一塊來吃嗎? (笑) 切好後每人大約能分到這個份量, 其實吃起來也不少的, 不會太滯, 剛剛好. 因為同席的所有人都比較能吃生的, 所以燒出來的程度就比較帶點血紅一點, 這個正是宅女最喜歡的生熟程度呢! 牛肉入口果然肉味十分濃郁, 而且亦夠JUICY. 邊位的肥脂吃起來不會過膩, 反而豐油香, 跟肉同吃剛剛好. 美酒煮班戟 (HK$140) 最後的 甜品也是一點都不馬虎. 上來的是這個法國傳統甜品酒煮班戟, 仍然堅持把整個餐車推在客人面前即煮. 先用牛油跟糖煮溶, 再加入鮮榨橙汁慢慢煮成醬汁, 最後加入班戟, 君度橙酒等, 現過一道藍火後, 收汁便完成. 班戟賣相平實簡單, 但背後的功夫實在不簡單. 入口班戟皮薄得來帶點煙韌, 而且帶著香甜的橙味, 當中的酒味又不算太濃, 酸甜得宜, 不會太HEAVY, 實在為整頓晚飯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當然來這裡花費不是普通一二百元就可以落樓, 如果平常來喝個湯, 吃個扒, 吃個沙律的話, 每人平均三, 四百元左右吧. 但有這樣的食物質素, 再配合著這個甚有味道的懷舊裝潢的話, 實在是值回票價.
坦白說香港現時這種有血有淚, 由老一輩打併出來的餐廳巳經買少見少, 趁著他們還在營業的這好幾個月, 不妨來這裡再次回味一下美好的童年回憶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