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3-11
327 浏览
經食友的安排,我們一行八人來到這開業不久的雞煲店試菜,坦然本人在香港吃過不少雞煲,當然本人都是因為有興趣吃辣雞煲,才會不斷的去試,當中有喜有悲,但是本着未吃過又怎知它好不好的精神,所以也非常有興趣試試。此店的前身主打日式的Shabu Shabu,說穿了其實都是火鍋店,不過其實菜系及在吃的形式上都有着大不同,至少現在店家要購入大量的雞,而且當中的醬料及香料也有很大的分別,不過說到底店家也保留着用料夠靚的傳統,就算是如此濃味的辣雞煲,店家也是堅持用新鮮雞,不知道當中的吃味會有多大影響。先來數道頭盤小吃,如這一味每家館子也有的酸辣黃瓜,浸泡在麻辣汁的黃瓜雖然爽口,不過切得太細粒,不其然影響了其口感,加上店家所調的辣汁實在太酸,反之辣油香則太過輕柔,這兩方面皆令到這小吃的吃味難免打了折扣。秘製花甲的湯頭很清,喝入口有絲絲酒味,很大可能都是下了清酒去煮花甲,當中也帶點點胡椒的香味,花甲本身夠大隻,粒粒有咬口又彈牙,吃了多隻也沒有發現沙粒,細味其肉發出幽幽的酒香,這個實在好吃。酒糟雞腳難得的是它是軟硬適中,很多時候喝茶吃點心的鳳爪,都會蒸煮鳳爪腍得全無口感可言,而以酒糟浸煮的雞腳,火侯及時候就易一
秘製花甲的湯頭很清,喝入口有絲絲酒味,很大可能都是下了清酒去煮花甲,當中也帶點點胡椒的香味,花甲本身夠大隻,粒粒有咬口又彈牙,吃了多隻也沒有發現沙粒,細味其肉發出幽幽的酒香,這個實在好吃。
故名思義,麻油鴨腎就只簡單的以麻油、及一點調味去拌勻灼熟的鴨腎,之後再在其面層撒點芝麻就是了,店家的麻油下得不溫不火,沒有掩蓋鴨腎本身的味道,但同時也不會予人不討好的異味,加上粒粒的芝麻香,其實也還不賴。
通常吃辣雞煲都會喝啤酒,是日也沒有例外,店家的啤酒選擇也蠻多,本人在云云當中選了Asahi,這一杯啤酒的份量也不少,而且雪得夠冰涼,入口後在口中滲出絲絲麥香,也有着數分如果味的酸性,邊吃雞煲邊喝它,真的享受!
由於店家怕部份的食友不能吃辣,所以這個辣雞鍋,也只是小麻小辣的貨色,不過跟麻辣鴨舌同一個道理,小麻小辣的醬汁卻是相當之濃味,濃稠的醬汁掛上每件雞肉之上,煎封過的雞肉很有彈性,入口彈牙,也富有肉汁,不過由於醬汁非常之濃味,所以材疏學淺的我真的未能吃到新鮮雞肉的鮮味,不過吃辣雞煲就是如此的了,最重要就是夠惹味,在洋蔥、芫茜及其他香料的吶喊助威下,味道確是不錯,不過個人可認為是鹹了一點,不然無論其肉質及味道也屬上品。
也如一般的雞煲的吃法,吃畢雞件就加湯吃,雖然店家加入的是上湯,可是始終其味道跟原先的醬汁實在差得遠,所以湯頭的味道變得不夠濃郁,幸而這個情況也沒有如台灣一品花雕雞的那麼嚴重,只要連帶一點湯同吃,味道也還不錯。
跟來的這隻雞非常之大,但卻沒有過多肥膏,至於吃法則相當簡單,店家建議我們一次吃多少雞件,就放多少,以免得雞肉煮嚡,藥膳湯本身已經有一點點上湯的味道,但卻只一丁點,所以起初喝這個湯的時候,肉味不濃之外,那當歸帶來的苦澀味更是太過突出,個人認為不適合飲用。
不過當大家邊吃雞肉,雞肉邊貢獻它們的肉味在湯底之後,這個問題得以改善,不過個人還是認為這個甘度還是高了一點,然而花雕的香味則低了一點,但在天寒地凍之時,喝着一口熱燙的花雕雞湯,已經是萬分受用,而且在這清清的湯頭中所煮出來的雞肉,吃入口不單很有彈性,而且還吃得出鮮雞的雞味,實在值得一讚。
更重口味的有雞子,坦然本人都是第一次吃雞子,所以不會在此亂扯它有多麼的好吃,但聽有經驗的食友說這雞子是夠新鮮的了,雞子入口粉潤,在口中散發出濃厚的蛋白質氣息,口感上雖然跟豬腦不同,但吃味的感覺是有點雷同。
牛柏葉是吃辣鍋的良伴,那些胃壁的小毛沾滿了辣汁,味道是多麼豐富,店家用上的是沒有漂白過的黑柏葉,入口爽中有韌勁,比起那些外邊那些被「那」到又腍又爽的更有意思,伴上辣汁的嚼,在口中的感受才是吃柏葉之味。
鵝腸也是吃麻辣鍋必吃的東西,不過這夜的鵝腸就教人有點奇怪,部份位置竟然一點脂肪也沒有,不過如果好彩吃到一件腸壁滿載肥膏的,那一件就真的好吃了,腸衣本身非常爽口,邊咬邊爆出油脂香,實在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但也真要看看你走不走運。
更好的陸續有來,不要以為本地手切肥牛沒有什麼脂肪紋路就是不好吃,它當然不會如和牛的有爆油的快感,但這些牛肉件件有嚼勁卻不韌,啖啖都是濃濃的牛肉味,不蘸醬汁吃,感受它的濃濃牛肉味才是皇道。
最後要介紹的牛頸脊,故名思義就是牛頸及牛膊中間的一個部位的肉,其肉質結實,入口細嚼不老而細膩,油脂感足而不過膩,實在有如集肥牛及手切牛的好處,牛肉味也香濃,此店的牛肉,總括而言真的做得相當出色。
豬腩肉片的賣相非常對版,嫩粉紅色的豬肉及白色的脂肪,層層相間,煮熟來吃不但不油膩,入口豬肉爽身,且具豬肉的甜,還同時爆出豐腴的油脂香,確實是不比之前的牛肉遜色。
午餐肉堆砌成一個巨塔,它用來伴辣湯吃就最好的了,本身具足夠鹹香的午餐肉,加上它獨特的吸湯能力,煮好了吃,肉質化腍在口中的同時,散發出來的味道非常之濃郁,實在適合重口味的我。
響鈴卷是現時吃火鍋必點之物,而此店的出品也真的做得不錯,脆口卻沒任何油益味,浸了辣湯吃,外層吸飽了辣汁的腐皮腍腍的,但就很夠味,而裡頭就還保持到鬆脆的口感,令人同時感受兩款滋味,相信這也是它現在大行其道的原因吧。
全夜就只有皇帝菜作為綠色的代表,菜本身真的夠新鮮,爽口而沒什麼菜纖維的渣,加上那分獨有如香茜的味道,在吃了那麼多肉之後,其實也是適合。
總括而言,店家的食物水準頗高,當然收費也是高檔次的一群,這其實也非常合理,至少店家真的用上了新鮮雞嘛!不過吃過不少雞煲的本人可認為,新鮮雞在辣雞煲的作用不夠明顯,本人不是說它沒作用,因為它的肉質相當之有彈性,不過雞味就只能在藥膳清湯才得以彰顯,究竟這個溢價又是否值得付呢?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本人建議店家可以保留原有的安排,不過在辣雞煲這一個環節,店家不妨考慮給食客多一個選擇,想便宜一點的,就吃冰鮮雞;又或是為了有更好的肉質,付多點吃新鮮雞,那至少是有選擇權嘛!這不單不會影響收入,個人認為反之更能吸引一群被原來價位嚇倒的目標顧客,希望店家可以考慮考慮。
张贴